

-
观点 | Opinion more
-
胜利日对话俄罗斯大学生:“我的曾祖父们参加过卫国战争,我为他们骄傲”
我想来支持,来感受,来体会这种氛围,去年我也在这里。当有人喊“俄罗斯,我们会胜利”时,这让我们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非常高兴。[全文]
-
在胜利日对话街头俄罗斯人:“曾经迷惘的民族再次凝聚了”
在这里,资本并不占主导地位。中国也是如此,所以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比两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要好得多,但愿上帝保佑,我希望至少某种形式的(美俄)和解的风向能够在那里占上风。[全文]
-
为了向中国游客讲解苏联红色景点,我做了很多准备
我觉得我们这代人还有点儿责任,为保持俄罗斯和中国的友谊做出一些贡献,在这方面教育年轻人。[全文]
-
中俄合作自有基础与动力,“逆向尼克松”策略不会奏效
尽管特朗普政府准备好将“双重遏制”(中俄)的策略转为联俄制华,但该战略的成功概率极低:俄罗斯没有多少理由接受这一提议,反倒有更多的理由拒绝。[全文]
-
不要总觉得特朗普在下一盘大棋,“逆向基辛格三角”不会成型
不管是“大三角”还是“双遏制”,本质都是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以非战争手段对对手进行遏制,如果过度关注曾经的“大三角,进而执着地认为也会产生相应的“逆三角”,反而可能混淆我国眼下面临的主要威胁。[全文]
-
美国终于学会倾听,但俄罗斯正坚定地向东眺望
以往俄罗斯过于依赖西方,对外政策显得不够平衡。现在国际形势已然发生改变,未来世界的重心在东方,而非欧洲。[全文]
-
特朗普的疯狂政策只可能导致贸易自杀,一场影响世界的大实验即将到来
我们正迈入一个彻底无序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所谓的新世界秩序,本质上是一场由帝国衰落所引发的混乱,而这种不可逆的衰落会让这个旧帝国在其末路之旅中变得更加危险。[全文]
-
特朗普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极限施压”,为什么不灵了?
特朗普不仅未能改变乌克兰和欧盟的立场,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要么兑现退出谈判的承诺,从此令美国影响力抽离俄乌问题,要么再次食言,进一步破坏美国在世界上的公信力。[全文]
-
俄美关系走向“缓和”,但能持续多久呢?
在莫斯科,政治家们正在构想一种全新的全球治理模式;然而在华盛顿,他们则倾向于寻求能够为美国当下带来具体政治和经济好处的“交易”。[全文]
-
西方制裁下,俄罗斯是如何维系中亚和南高加索“后院”的?
某些地区的“精英”将本国与乌克兰类比,担心俄罗斯可能在中亚和南高加索采取强硬措施。西方的媒体也大力推崇这一话题。然而,在过去三年中,俄罗斯系统地加强了与该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投资往来。[全文]
-
中国和俄罗斯的例子足以证明,依赖美国不可持续
所谓“对特朗普的幻想”,实质是政治幼稚病的体现。俄罗斯不是苏联,也永远不会成为苏联。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是中美数十年来形成的深度经济共生关系的产物,这种模式注定要发生转变。[全文]
-
“欧盟需要独立宣言,中国是华盛顿共识的最后捍卫者”
美国仍需要欧洲来实现‘跨大西洋分工对抗中国’的战略。尽管欧洲现在试图军事化,但欧洲资本仍然需要美国来维护其国际利益。绝不能低估的是,欧洲社会因俄乌冲突变得非常不理性,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趋势。[全文]
-
西方对中俄关系研究分两派,但目的都一样
西方持久不衰的联俄抗中的意向,不仅仅是西方对非西方世界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手段的延续,还揭示了西方主要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傲慢与偏见。[全文]
-
我希望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恢复核恐惧
苏联社会主义崩溃了,我们需要找到新的社会经济体系。我建议把新的“俄罗斯梦”作为核心:形成新的俄罗斯人,应该处于宇宙中心,应该为他的家庭、社会、国家和上帝服务,不是作为“个人”,是更接近上帝的某种东西。成为俄罗斯人,意味着成为大俄罗斯人,包括俄罗斯鞑靼人、俄罗斯白俄罗斯人、俄罗斯车臣人等。[全文]
-
中俄一直讲“不针对第三方”,可惜有些人仍然听不懂
中俄关系发展有其内生动力,解决自身的问题符合两国的利益,不是临时凑起来针对某一个“大家伙”的。[全文]
-
乌克兰悲剧:从“棋子”到“弃子”
需要反思的是,乌克兰需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与发展道路。过去的三年,乌克兰最大的悲剧就是从“棋子”发展到“弃子”,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它本身却浑然不知。[全文]
-
北极,已成为俄罗斯防御北约的“软肋”
俄罗斯在北极的常规军事力量不足,既无法自信切断北约在北大西洋的通信线路,又难以容忍北约在北极地区长期部署海军。避免在北极陷入一场自我毁灭的海军军备竞赛,对俄罗斯和西方对手来说仍然是个大难题。 [全文]
-
只有中俄联手,才能够为北极带来旺季
过去,俄罗斯让非北极国家尽可能少地参与该地区的合作,但在技术和设备供应受到限制以及通过北极理事会中止合作之后,俄罗斯必须拓展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关系。[全文]
-
俄罗斯从叙利亚转向利比亚,欧洲面临哪些困扰?
俄罗斯以更加灵活的方式介入利比亚,增强了其在西方从非洲的历史性撤退时期利用弱点的能力。利比亚已成为俄罗斯扩大在萨赫勒地区影响力、威胁欧洲战略基础设施和提升其全球地位的跳板。 [全文]
-
国际刑事法院请回答:内塔尼亚胡抓得不?
国际刑事法院接受美西方资助,根据国际权力格局选择性地进行“司法审判”,专挑“软柿子”和“不听话者”下手,这与它自己所宣称的“公平公正”“人权至上”完全背道而驰。本质上,国际刑事法院仍是一个霸权主义的附属品。[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中方就乌克兰危机提出新倡议?外交部:中方立场没有变化
-
从莫斯科到北京,中俄游客深度互动重塑两国文旅生态链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红场阅兵式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普京:“胜利日停火”生效
-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专机机场发表书面讲话(全文)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俄乌互相空袭、莫斯科机场关闭,中方:当务之急是避免局势升级
-
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莫迪缺席后,印防长也不去了”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我们会考虑恢复斯大林格勒的名称,但最终要由市民决定”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
· 俄罗斯之声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那以后,国人对俄罗斯的感情复杂起来,如俄罗斯套娃一般层层叠叠:沙俄入侵的旧账,对北伐的扶助,中东路的教训,二战及抗美援朝的并肩作战,156工程和苏联专家的印记,中苏交恶的龃龉,红色巨人倒下的惆怅,现在又同受西方的挤压……如今,我们已几乎听不到“达瓦里希”,曾震撼全球的北极熊则担心着自己的“列巴”。北方的邻居,你还好吗?
-
普京宣布:将停火72小时
-
普京发声:感谢朝鲜军人
-
中俄举行副外长级反恐安全磋商
-
俄方:涉嫌暗杀俄军高层的乌克兰特工被拘捕
-
俄方定性:恐袭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30小时已过,俄罗斯复活节停火不再延长
-
针灸取代伏特加?三亚旅游的“俄罗斯热”
-
俄美在阿布扎比换囚
-
俄外交部:第二轮俄美磋商将于几天内举行
-
美俄直航重启倒计时?关键会谈释放积极信号
-
“俄军攻入苏梅州”
-
拉夫罗夫:俄美准备举行新一轮会谈
-
俄美互动升温会产生何种影响?王毅回应RT
-
特朗普:不赞同普京
-
特朗普威胁对俄石油买家征收“二级关税”或将影响中国?外交部回应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普京提议:让联合国来管乌克兰
-
拉夫罗夫:普京访印正在准备中
-
普京:将彻底击溃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