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语道破:数字难民流落中国互联网,美国的衰朽从未如此鲜活
最后更新: 2025-01-16 10:54:36第三件事,当然就是从1月12号、13号以来出现了一个不一定能称之为现象级的事件,但至少是一种有趣的、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中国本土互联网移动APP小红书上,出现了一群自称“TikTok refugee”(TikTok 数字难民)的用户群体。
当然在其他地方都有出现,但最集中的是在小红书。在美国移动应用下载榜单上,在过去一段时间,小红书的排名急速提升,至少有一度是跃升第一位,有段时间是第二位、第三位。
大量的英文网民,美国网民——具有美国行为风格的网民,讲英语、露着头、怼脸、大头照,冲进简体中文环境的APP,开始直接进行交流。他们是被美国政府的禁令赶出来的。
美国政府颁布了对TikTok的法律,这个法律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美式选项:卖给我或者被我关掉;你必须限期出售,否则我把你关掉。然后在所有的辩护法律中都说:“你放心,不是我政府在打压你的言论,政府只是用关闭作为一种威胁,逼他卖给我,这个没有问题”的强盗劫掠逻辑。
我们看到了什么?这套强盗劫掠逻辑以及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扎克伯格的Meta ,被美国民众用脚投票所抛弃;他们做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选择:我不要去你那里,你那里治理的不好;我对你的治理绩效表示直接抗争,我用脚投票。
这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政治衰朽在个人群体、具体事件等微观层次的体现。那些人试图去用泛安全化的框架去框TikTok,说你这个数据如何如何不安全。大批TikTok refugee 进入中国的小红书,上来就说“China spy,我的间谍在哪里?我把我的数据拿过来交给你”。
美国民众不吃美国政府这一套。同时这种衰朽,这种治理能力的衰退,表现为美国霸权最引以为傲的信息之墙、叹息之墙塌陷了,被美国网民用实际行动击穿。他们直接进入中国社交媒体构建的社群。
从而出现了什么?至少在目前可见的将来,中美网民在网上面对面。这种面对面,是每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微观个体的面对面。大家可以露脸视频。在排除用AI作弊的情况下,我们有很多种别的方法,像直播这样的手段都会再上去。
大家拿着人工智能软件,互相做翻译,磕磕巴巴,但交流得非常畅通。为什么?大家都有一颗真诚的心,不像也不屑于美国政府搞的那套霸权互斥的腐朽东西。
然后,我们看到了在美国霸权最核心的板块上出现了坍塌的迹象。美国民众直接和中国民众面对面,互相开始问对方一些问题,比如医保花多少钱,学费要多少,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平时外面的景色看起来如何。
美国政府依托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真实情况进行系统性扭曲,以及利用虚假信息展开的错误认知塑造工程,这堵墙壁开始被击穿,开始系统性地掉下去。绝对人数也许还相对有限,但塌陷已经开始。美国护持自己的信息茧房和信息流动边界的能力,也在持续下降。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美国霸权机制,所谓的 self defeating “自我击败”。你自己找的,你没事封它干嘛?你把事情做得这么绝干啥?美国老百姓还真的把你这个法令当真了,担心你要禁。结果他去找了中国本土的APP,找的时候带着逆反心理,带着对你真实的不满,但在美国国内又没法在那套制度下有效表达出来,直接一步跨过去了。
对中国来说,当然有治理的挑战。平台怎么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在技术上提供辅助支撑,帮助大家克服语言障碍。在社群文化维护当中,维护不同的、有各种各样偏好和需求的群体,缔造一个多元、均衡、共存的环境。这是我们的长项。
只要有技术赋能,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新的数字经济发展的机会,消除真正意义上进出口商的中间环节,让终端的供给和终端的消费直接面对面。美国的需求对接中国的供给,中国的需求对接美国的供给,大家的供给对接大家的需求,真的是完完全全验证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对于中美关系民间交往、青年交往、人民交往的前瞻性、战略性判断。这在一夜之间爆发出来。
我们也看到存在治理上的难题。有人很着急:那些清晰的、带有地理特征的IP地址在那儿说一些有的没的,咸吃萝卜淡操心,甚至不排除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反串、引战。
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回到美国这个层面上,我们看到的是它的进退失据。在TikTok这个问题上,最新的消息是,有美国议员说要准备提案,让美国政府把TikTok的禁令延长到270天,从延期90天到再延270天。
2023年3月,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出席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
说得直白一点,你关不掉。在技术上,在应用模式上,你就关不掉。你要能关掉,早就把它关掉了。不要忘记是你美国人自己从信息技术革命源头开始就这么设计的,有很多事情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治理能力的边界。
你不思进取,停留在原来的方向上,用一种蛮横无礼的方式,粗暴鲁莽且无知地展开治理行动,最终表现在微观层次上,就是你的政治衰朽以无可阻挡的形式呈现出来。
然后现在开了一个口子,这个口子会加速你的衰朽。为什么?信息会被传回去。
传回去以后,我在这边就要复述一段话,1995年前后,美国国防部负责隐秘行动和低烈度冲突的副国防部长办公室战略评估顾问 Charles Swett 写的互联网战略评估里面讲到“互联网的进攻性运用”。
当时是20世纪90年代,弗朗西斯·福山构建历史的终结,新自由主义者充满了自信;他们赢得了冷战,见证了苏联解体,然后非常猖狂地宣誓:对于他们眼中所谓的不民主、威权体制的国家来说,互联网构成一种无法有效应对的长期战略威胁。因为民众可以在网上看到各种信息,这些事情与政府跟民众说的不一致,然后民众就会失去对于政府的信任,然后就怎么怎么样。
这段东西后来变成了美国政府的指导意见,美国可以对互联网进行进攻性的运用。
如何进行进攻性运用呢?就是在网上散布特定类型的信息,由此影响受众当中特定群体的认知;通过影响他们的认知、行为,让他们在自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情况下,做出独立思考后的独立判断,采取行动,但其实是被错误信息引导之后的结果,从而实现美国过去必须派出特种部队进行敌后政治颠覆才能达到的特种作战效果,降低人员伤亡。
这些都是原文,就在那个报告里面。这份报告大概在2007、08年解密。在图书馆里面能够看到DNSA数字化美国国家安全档案,用“互联网战略评估”(Internet strategic assessment)作为关键词找到那段话。
这段话在我们十八大以后治理互联网的理论论述中被概括为:有些人想把互联网变成中国最大的变量。包括某位曾做过驻华外交使节的美国人讲,要“谣翻中国”。
在中国,他们用虚假信息制造矛盾、撕裂,诱导无知民众。在美国,他们为美国民众戴上对中国的有色眼镜,塑造错误认知,以此让美国民众自愿支持他们虚假而错误的对华战略和对华政策。
而今天,因为美国政府自己愚蠢的政策、法律,试图用一种愚蠢的方式去对待所谓的TikTok威胁。而这个所谓的TikTok威胁,本质上是因为以扎克伯格为代表的那批人在移动互联网、在短视频领域的创新变得无能,在竞争中失败,没有办法通过正常竞争取得正当胜利,就用不正当手段在竞争中作弊。
用钱搞游说,进行降维打击;以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去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结果反而进一步暴露出自己的无能。但就算你把这个对手弄没了,我都不用你的东西。
这就是哈耶克的大手,给扎克伯格和所有那些愚蠢的美国人脸上打了一记清醒的耳光。当然,他们是不会清醒的,他们会继续衰朽下去,会反复为实践所证明。
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网上多少有人调侃说,小红书能不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真实流量究竟有多少;不用着急,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更大的迹象,是美国的政治衰朽到目前为止看不出明显的扭转迹象,这应该给我们更大的启示。
我们不仅仅是看一个乐子,还会看到中美之间的交往。现在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到小红书上,跟真实的美国人沟通交流,去了解真实的对方,为中美关系未来必然会出现的良性转变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共同塑造一个让大家更舒适、对所有人都好的良性环境。
这种良性转变是伴随着双方力量对比不可避免的逆转的,是伴随中国系统性的复兴和崛起的。可以先从网上开始。
简单总结一下,从2024年或更往前,大家正身处一个重要性至少堪比冷战中后期苏联解体导致国际体系重大变动和挑战的秩序动荡变革期的发展过程中。
其间最显著的现象之一,可以用一个学理性的概念来加以概括,就是由亨廷顿首创、由其学生弗朗西斯·福山首先用于判断美国当下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或呈现出的主要缺陷的词,即政治衰朽。
不仅在国内政治选举过程中衰朽,而且在治理能力和公共物品提供层面衰朽,甚至都不要求复杂的国际公共物品,而是最基本的公共物品:人民的安全,消防等等,在即便花了很多钱、占有了很多资源的情况下,都不能有效提供。
同时在微观层面,面对最具象征意义的那些所谓的安全威胁,被他如此泛安全化、泛政治化打压之后,迎来了一个完全违背他所谓的初衷,被美国民众用自己的行动唾弃的,令人感觉到充满了历史幽默感的效果。
有人可能不喜欢听,但我们看到的就是,美国是一个已全面处于政治衰朽过程中的霸权国家。
我们现在真正需要做好的准备是,在此过程中,它采取预防性报复行动带来的风险,它因为无能而不是因为强大所采取的错误预判和错误政策所导致的意外冲突的风险。对美国的衰落要进行管控,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进行有效预防。
对所有研究美国的人来说,需要一套更加有效、全面、充分的认知框架,用新的理论体系、新的学科体系、新的知识体系去武装我们的头脑,消除思想钢印,更全面准确的加以理解和把握。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冶 
-
毛泽东如何挥就神来之笔,吃掉阎锡山的王牌部队“独2旅”?
2024-11-08 08:36 -
美国如何用“伏特台风”篡改证据抹黑中国?
2024-07-11 07:53 -
菲律宾是美国放在南海的“阳谋陷阱”,中国怎么破?
2024-06-28 07:51 破局美国陷阱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优缺点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观方车讯 -
试驾极越01:谁说智能和操控是矛盾体?
2023-12-05 21:24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阳逻,走访大蓝图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数字化转型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26“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81“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